English

田野上的童年歌者

2000-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钱淑英 我有话说

“叫蝈蝈”是一个大自然的名字,清脆的声音让人想起田野,也让人想起童年。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叫蝈蝈”丛书,就是这样一套飘散着淳朴气息的长篇儿童小说丛书。作家们在市场喧嚣的今日选择了一份宁静,将故事的镜头投射在山野、乡村、荒原和森林,并用自己的童年体验及对儿童的关爱理解,谱写一首首来自原野的歌声。孩子的眼睛是天空的颜色,儿童的心灵是大地的乐音,所有的作品都传达了种种令人感动令人回味的情怀。这似乎是走向边缘的一种书写,而事实上又是回归中心的一种表述。

主编梅子涵说,“这是一套专为小学生而写的书”,希望他们“读着一本本好书成长”,并且“优秀起来”。于是在不同的色彩和声音里,由十部小说组成的丛书构造了一种和谐。作品大都在乐观、明朗的情绪中表现孩童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多由男作家来言说,多由男主人公来经历,两者共同创造了阳光和泥土的味道。“追赶风车的男孩”在快乐的游戏中从幼年走到了小学毕业,年龄的跨越使他渐渐远离了调皮的岁月,体会到了长大的很多滋味,然而那架用童年的小手制作的风车,和那次与伙伴追逐的遭遇,却永远是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李学斌《追赶风车的男孩》)。男孩“我”与小狗梆梆的聚散离合的过程本是那么自然,但是从对好奇游乐的一味追寻到生命内涵的真切体味,这其中所实现的并非只是事理的简单认识,更多的是对人生价值的初次思索,那辽阔沙原上的悠悠笛声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常星儿《一个男孩和小狗梆梆》)。薛涛的《胆小鬼》是唯一将视线对准都市男孩的小说,尽管如此,作品还是跳出了一般的校园小说的基本框架,用轻松幽默的语调生动地表现胆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读起来十分有趣,想起来又有更多的余味。

山野的生活不会平板单调,与自然相拥使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但忧虑与不幸同样侵扰着他们。在这套主要描写成长的“叫蝈蝈”丛书中,就有一些作品同时表现偏远地区的学校生活。卢振中、邓湘子、李开杰和谢倩霓便是将焦点对向一个个没有学习保障的孩子,作者们一方面着力刻画孩童的纯朴、善良与可爱,一方面又深入描述现实的种种困难和无奈,两种笔触的交融因此形成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内容。“山里的阳光”充满着各种花的清香和鸟的叫声,但是那儿留不住孩子们的老师,更引不来优秀的人才(邓湘子《山里的阳光》);“蟹屋”这一大潮后的景观是荒原上的奇迹,更是孩子们的梦想,但在这样的大海与贫穷相连的地方,真的能唱响“把魂勾住”、“人不再走”的古老民谣吗(卢振中《蟹屋》)?“杜鹃花开”的时候,逝去的幼小生命染红了同龄人稚嫩的心,也让他们在同呼吸共命运中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但是真正的问题却不可能如此简单地解决(李开杰《杜鹃花开》)。而谢倩霓的《多味毕业班》就已经把那酸甜苦辣都融注在了作品之中。

“叫蝈蝈”不仅传达了乡野儿童的生存境况,体现了作家真诚的情感投注,而且也显示了小说创作上的艺术追求,使文本在故事内容之外荡漾着言说不尽的文学意蕴。在作品《柴火垛》中,作家肖显志以他精巧的构思和文学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三个男孩儿与一个男婴的动人故事。小说在空旷的东北大沙梁上,在弥漫着雪光和雾气的野地里,演绎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激情乐章,以此表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和成长历程。三个男孩儿的真情投入,以及从乐观的微笑中透出的对于人生苦涩艰辛的深沉理解与勇敢面对,着实让人震动。

种种阅读感受告诉我,“叫蝈蝈”丛书名符其实。编者在描写对象和读者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明确的定位,体现了一定的审美眼光,而作家们真诚的创作态度以及相当的创作水准最终决定了丛书的艺术品位。对照当今的整个文学氛围,对照整个儿童文学领域,我们更应该觉得,在都市题材充斥市场的今天,在少年小说备受关注的今天,那一本本散发着质朴气息和童年意味的儿童小说,是多么弥足珍贵的天然音乐。“叫蝈蝈”呈示了一种新的视野,对儿童世界进行了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尽力挖掘,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补充,令人赞赏令人欣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